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陳轉進 厚植臺灣地區反共戰力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陳忠 圖/聯合知識庫

 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,國軍基於戰略思考,主動撤離大陳,俾集中兵力確保臺澎金馬。
 大陳屬浙江省溫嶺縣,北距舟山群島一百二十海里,南至基隆約二百三十海里,西離大陸沿海最近者約十四海里,戰略上可由此控制三門灣、臺州灣、溫州灣等海域與航道,地位重要。民國四十年當局在此成立浙江反共救國軍,後因為積榖山失守,遞嬗為大陳防衛司令部,防區包括上下大陳、漁山、披山、一江山、南麂等島嶼。
 當時美軍雖提供海、空軍協助大陳軍民撤離,但南麂島軍民的撤離,不包括在內。因此國防部就大陳軍民撤離,從二月八日至二十五日,區分兩階段實施。第一階段是在美軍支援之下,以上下大陳等島軍民為主,撤離行動代號「金剛計畫」。第二階段是二月二十四與二十五兩日,由國軍獨自完成對南麂島軍民的撤離,代號「飛龍計畫」。大陳撤守,國府失去了一旦反攻大陸,金門、馬祖與大陳互為犄角的有利態勢,兩岸隔海而治局面漸趨明朗。
 
大陳防務 話說從頭
 此事須從頭說起。民國三十八年共軍渡江,京滬棄守,江浙兩省反共志士或率縣府地方團隊、原有殘軍,或愛國人士組成游擊部隊,不斷在浙東、蘇南沿海抗擊共軍,後也隨戰局撤守至舟山外圍無人之島。三十九年國軍撤離舟山,共軍入據,各游擊部隊又隨國軍轉戰浙江東南海上,其中在大陳者,計有三十六縱隊王相義等部,游擊隊戰力強弱、人數多寡不一,番號混亂各不相屬,帶頭幹部皆稱司令,內中更有攔劫別隊財務,甚或恃力兼併者。
 民國三十九年六月韓戰爆發,美國宣布協防臺澎,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。並協調我政府提供裝備,整編在大陸沿海的游擊部隊,以牽制共軍,並由美方以西方公司為代名,我方則成立大陸工作處,作為雙方對口協調機構。
 民國四十年三月十七日,胡宗南將軍奉蔣總統指令,負責整頓指揮江浙沿海游擊部隊。同年九月九日,胡宗南化名秦東昌,以國防部視察組名義赴大陳,展開對游擊部隊的整編、訓練與裝備更新。他商調國防部派駐大陳地區的第一與第三軍官戰鬥團(遷臺部隊整編後由編餘軍官組成),就團中軍校畢業優秀軍官,分發至各游擊部隊擔任教官,協助訓練,兼負思想考核之責,並授以副署命令權力,軍容與戰力日益壯盛。
 十二月國防部就胡宗南大陳所部,核定為江浙反共救國軍編制。胡宗南遂在上大陳設置總指揮部,西方公司也在上大陳成立前方機構,雙方成立聯合辦公室,互通有無。胡宗南並在大陳防務穩定後,改編游擊部隊為六個突擊大隊、一個海上突擊總隊,並以總指揮部為核心,設置漁山、披山、南麂、一江山等四個地區基地,指派幹部分區負責,強化防務與戰力。
 胡宗南雖經略大陳地區防務有年,其中亦有突擊雞冠山等島之捷傳,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,共軍對我大陳西南口之積榖山發起攻擊,由於島上守備兵力不足,馳援部隊又因天候與行動遲緩救援不及,積榖山淪陷。積榖山距上大陳僅十四海里,為保衛大陳西南門戶的重要島嶼,與位於大陳西北十二海里的一江山島,同屬屏障大陳的重要島嶼。胡宗南雖數度派兵圖規復積榖山,惜均無功而返。
 國防部鑒於積榖山失守,大陳防務須再重行部署以強化戰力;民國四十二年七月,國防部撤銷江浙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,胡宗南奉調回臺,另設置大陳防衛司令部,以劉廉一為司令,並以陸軍四十六師接替上下大陳島的防務。
 
大陳防務 幾經盛衰 
 陸軍四十六師代號揚威部隊,係美式裝備的正規師,接替大陳防務後,在前後任師長羅揚鞭與胡炘領導之下,著重部隊訓練,構築據點工事,通暢環島交通網,戮力戰場經營。海軍也在大陳派駐特遣艦隊,空軍則在臺灣本島各基地支援大陳作戰。當時大陳防務精實,為我最北的反共前哨。
 民國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,韓戰雙方在板門店簽訂《朝鮮停戰協定》,中共於韓戰時,海空軍戰力在蘇聯指導支援之下日益強大,此時兵力逐漸轉移南下,強化沿海防衛。四十三年五月,蔣總統由經國先生陪同至大陳視察防務。七月,中共再度揚言解放臺灣,九月三日砲擊金門未達預期戰果,轉而經略大陳。
 大陳因為鄰接大陸,遙距臺灣,海空支援受限,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我太平艦遭中共魚雷快艇伏擊沉沒;四十四年一月十日,中共軍機對我駐大陳海軍艦艇發動攻擊,當時海軍特遣艦隊太康等九艦,皆在錨泊位置,其中,補給運輸艦中權號被擊沉。一月十八日共軍復對一江山實施登陸作戰,一月二十日一江山失守,形勢更加險峻。
 當時,中共空軍在數量、性能與地利上佔優勢,我軍既喪失空優,海權頓失屏障,況且一江山失守,大陳西南屏障盡失,海島防衛面臨撤守之局。
 
金剛計畫 飛龍計畫
 一江山淪陷後,蔣總統顧及大陳島在反攻大陸的戰略位置,電令劉廉一加強戰備以圖再興。但國防部長俞大維鑒於大陳島孤懸無援,建議棄守,確保臺澎金馬地區,美軍顧問團也建議撤守大陳島,美軍並可協助國軍撤離,最後蔣總統同意大陳軍民撤離。
 民國四十四年一月二十七日,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親臨大陳島視導防務,二月八日俞大維至大陳督導金剛計畫實施狀況,當日,展開先民後軍的撤守作業,民眾先行接駁登船,九日軍中傷患及輜重上船,十日重武器、車輛及推土機等撤離大陳;十一日掩體、坑道全面爆破,十二日蔣經國、俞大維、胡炘等,在港口高地升起國旗,並向國旗敬禮後,人員全部撤離。
 金剛計畫計動員了中美各式艦艇百餘艘,我海軍運輸船團由劉廣凱擔任艦隊司令,動員船艦如航空母艦、巡洋艦、驅逐艦,在海面上猶似一座座移動小島,美艦在大陳與鄰接大陸的海面上一字排開,作為我撤離行動之屏障。我空軍也派戰機偕同美機呼嘯掩護,港口灘頭有中美運輸艦、登陸艇穿梭往返,井然有序,大陳島軍民轉進任務雖圓滿達成,然對南麂島軍民之撤離,美方不擬相助,終由我方以飛龍計畫代名,運輸船團仍由劉廣凱負責指揮,在二十四日與二十五日,自行將南麂島軍民安然撤返。
 
曲終人未散
 大陳撤退共計撤運正規軍一萬餘人,游擊部隊四千餘人,居民一萬七千餘人,軍事裝備與補給品四萬公噸。政府感念大陳居民的反共義行,稱之為「大陳義胞」,依大陳鄉鎮原有區分,分別安置於宜蘭等十二縣市,興建了三十五個大陳新村,更成立了「大陳地區反共義胞來臺輔導委員會」,輔導其就學、就業等,數十年來大陳居民在政府照顧與自立謀生之下,在臺灣開枝散葉融入群體,也由於大陳島的撤守,兩岸隔海分治局面漸趨形成。
 
(點閱次數:1040)